酶ELISA試劑盒,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盒,是酶免疫測定技術中應用廣的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酶分子與抗體或抗抗體分子共價結合,這種結合既不會改變抗體的免疫學特性,也不影響酶的生物學活性。酶標記抗體可以與吸附在固相載體上的抗原或抗體發生特異性結合。在加入底物溶液后,底物在酶的作用下會使其所含的供氫體由無色的還原型變成有色的氧化型,從而出現顏色反應。因此,可以通過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有無相應的免疫反應,顏色反應的深淺與標本中相應抗體或抗原的量呈正比。
酶ELISA試劑盒在使用前的準備是確保實驗準確性和可重復性的關鍵步驟。以下是系統化的準備流程及注意事項:
一、試劑與材料準備
試劑平衡與分裝
溫度平衡:
未開封的試劑盒需提前從冰箱(2-8℃)或冷凍(-20℃)中取出,室溫(20-25℃)平衡30分鐘,避免溫差導致冷凝水稀釋試劑。
分裝處理:
若試劑需多次使用,建議分裝成單次用量(如標準品、酶標抗體),避免反復凍融導致失活。
試劑檢查
外觀確認:檢查液體試劑是否渾濁、沉淀或變色(如TMB底物變藍可能已氧化失效)。
有效期驗證:確保試劑在保質期內,開封后未過期(如部分試劑開封后穩定性僅1個月)。
標準品配制
梯度稀釋:根據說明書用樣本稀釋液(如PBS或專用緩沖液)將標準品稀釋成系列濃度(如1:2遞進稀釋),用于制作標準曲線。
混勻操作:使用渦旋儀輕輕混勻,避免產生氣泡,影響準確性。
二、實驗器材準備
耗材預處理
酶標板:
檢查板條是否變形或受潮,開封后未使用的板條需密封并加干燥劑保存。
如需自備板條,選擇高結合力ELISA板(如平底96孔板),避免使用含去垢劑的板子。
吸頭與容器:使用無酶、無內毒素的離心管及一次性吸頭,避免交叉污染。
儀器校準
移液器校準:確保移液精度(如使用0.1-10μL、20-200μL量程),定期校準。
洗板機設置:調整洗板次數(通常5次)、浸泡時間(30秒)及吸液速度,避免殘留或沖掉結合抗體。
三、樣本處理
樣本采集與保存
血清/血漿:收集后盡快離心(3000 rpm,10分鐘),分裝后-20℃或-80℃凍存,避免反復凍融。
細胞上清:離心去除雜質(如細胞碎片),直接用于檢測或暫存于2-8℃(24小時內使用)。
樣本稀釋
用試劑盒提供的稀釋液(或PBS)將樣本稀釋至合適倍數,避免基質效應干擾(如血清稀釋10倍可減少非特異性結合)。